Thursday, April 22, 2010

女性 對未來影響愈來愈大

搶救生育率之外,實質薪所得停滯、貧窮等長期困擾台灣社會的難題,關鍵之鑰,都在於解決婦女的困境。尤其是婦女大量加入勞動市場,她面臨家庭、工作與薪資的種種不平衡待遇,都牽動台灣最根本的核心問題。

中研院社會研究所助研究員林宗弘形容,婦女在家庭與職場之間不斷擺盪,雙重擠壓,最不利生育。

婦女勞動參與率逐年提升,婦女左右社會變遷的加權指數就愈高。
勞委會統計,過去三十年內,台灣女性勞動參與率增加一○%,男性勞動參與率卻穩定下滑,去年更降到六六.四%的歷史新低(見一○四頁表八)。女性撐起就業市場的態勢,將會愈來愈明顯。以美國為例,在未來幾個月內,女性將超越男性,成為勞動市場的主力。

成功大學人文社會科學中心助理教授吳挺鋒分析,勞動市場女升男退,意味著女性成為新一家之主的可能性愈來愈高。

英國《經濟學人》雜誌也認為,女性經濟力提升,是這個時代最重大的社會變遷。

只是,女性加入勞動市場,經濟能夠獨立自主,「升等」為一家之主,並不表示女性有更好的處境,有時反而更不利。

參與婦女運動十幾年的勞委會主委王如玄就有深刻體會。她拿出數據資料比較,歐美女性的勞動參與率是M型,台灣是倒V型,歐美婦女結婚生育後,即使選擇走進家庭,還有再加入職場實現自我的機會,但是,台灣婦女一旦選擇家庭,幾乎很難再重返職場。

勞委會這幾年,不斷為中斷職場生涯的婦女開各種職業訓練班,就是想補強婦女二度就業的技能。

婦女新知基金會常務董事蘇芊玲,十幾年前就曾預言,如果婦女家務分工和托育的困境一直無法解決,女性將會用子宮罷工(拒絕生育)。蘇芊玲已經有兩個女兒,看到台灣直線下降的生育率,她也非常著急。

蘇芊玲點出,歐美國家為了同時兼顧婦女就業與生育,將政策重心擺在創造對婦女勞動友善的環境。從八○年代開始,歐洲女性勞動參與率提高,生育率也跟著提升,這是多贏的策略。

No comments: